民航新规:国外产充电宝乘国内航班不查 3C 标志
**
自 6 月 28 日起,民航局实施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 3C 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不过,国外生产的充电宝无需遵循 “3C 和召回” 查验要求,按原标准执行 。国际及地区航班也仍维持原检查标准。
3C 认证作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旨在保障消费者人身与国家安全。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起,无 3C 认证的充电宝禁止出厂、销售、进口及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此次民航局新规,主要源于近期民航航班上,由充电宝等锂电池设备引发的不安全事件频发,威胁航空安全与旅客生命财产。充电宝中的锂电池在高温、挤压、碰撞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易内部短路,导致起火、爆炸。
对于国内航班严格查验 3C 标志,体现了民航对安全隐患 “零容忍”,符合相关航空安全条例。而国外生产的充电宝不检查 3C 标志,是因不同国家有不同认证标准,如美国和加拿大要求 UL/ETL/cTUVus 认证,欧盟要求 CE 认证等。虽然国外生产的充电宝在乘坐国内航班时无需 3C 标志,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时仍需谨慎。
充电宝容量规定为:额定能量不超过 100Wh 可直接携带;超过 100Wh 但不超过 160Wh,需经航空公司批准,且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飞行过程中,即便有 3C 标识的充电宝,也禁止给电子设备充电,且需始终关闭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 。
消费者可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官网 “消费品召回” 栏目,查询充电宝是否被召回。同时,为保障航空安全,建议选择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充电宝产品。
股票配资工具,配资官网平台,正规实盘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