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前沿机器人企业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云和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资本中国及渶策资本等跟投。老股东美团战投超额加码,联想之星、君联资本等也继续追加投资。
这也是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公司,意义颇为不同寻常。据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自变量在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持续训练,以及用于硬件产品的研发和迭代。
连续高频融资,资本热度不减
自变量机器人自2023年12月成立以来,已经拿下8轮融资,仅在今年5月就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短短不到一年,就吸引了德联资本、基石资本、光速光合、云启资本、华映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
资本的持续追捧,反映出具身智能赛道的快速升温,也说明这一领域正在迎来集中爆发的关键窗口。
硬件创新:仿人机器人“量子2号”亮相
在硬件方面,自变量今年8月推出了全自研的轮式双臂仿人机器人——量子2号(Quanta X2)。
这款机器人不仅具备单手20个自由度的精细操作能力,还能感知微小压力变化,配合外骨骼技术实现“仿人机械臂+灵巧手”的一体化操作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2号不仅能完成现实场景中的复杂任务,还可通过采集高质量数据反向提升模型训练精度,被业内视为“从实验室走向应用落地”的关键一步。
自研大模型:从认知到行动的全流程突破
除了硬件,自变量在模型研发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自研的 WALL-A系列VLA操作大模型,实现了感知、推理与行动的统一。该模型已经在部分未经训练的新任务中展现出“零样本泛化能力”,意味着能够像人类一样快速适应全新场景。
同时,自变量还提出了“端到端具身思维链推理框架”,让机器人能自主进行多模态推理及任务执行,显著提升了长序列、多步骤任务的完成度,大幅扩展了机器人在复杂现实场景中的适用性。
开源布局:Wall-OSS加速全球开发者应用
为了推动行业开放合作,自变量还开源了具身基础模型Wall-OSS,并公开了相关训练代码,方便全球开发者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微调与应用。
Wall-OSS在架构和训练方式上均有原创性创新,例如“共享注意力+专家分流”的设计,以及“离散—连续—联合”的三阶段训练范式,都让模型在保留语言与视觉理解优势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动作执行力。
创始团队:学术+产业的“双强组合”
自变量机器人背后的团队同样引人注目。
创始人兼CEO 王潜,清华毕业,曾是最早在神经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学者之一,博士期间参与了美国顶尖实验室的机器人学习研究。
联合创始人兼CTO 王昊,则是北大计算物理博士,曾主导开发国内首批多模态与大语言模型,是国内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双线人才。
场景落地:产业合作全面铺开
目前,自变量的机器人及模型产品已进入多个行业场景,与服务业、工业等头部客户展开合作。未来公司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共建开放生态,加速具身智能在真实环境中的落地。
点评
在大模型逐渐走向应用的关键阶段,具身智能无疑是AI落地的重要入口。阿里云首次出手,既彰显了其在智能生态上的战略布局,也预示着这一赛道可能进入新一轮竞争加速期。随着自变量等创新公司不断突破,机器人或将逐步从“实验室伙伴”变为“日常助手”,真正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股票配资工具,配资官网平台,正规实盘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